在女子看来, 辛国其实是一个以游牧风俗为主的多民族国家, 甚至汉人还占多数。这一片区域总共有六七个民族,互相融合历史早已有数百年,改朝换代亦有多次, 并不仅仅是辛族一族之地,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汉人已在此地扎根数代之久,绝对算是当地的原生民族之一。
然而多民族国家, 存在民族矛盾是不争的事实,现在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辛族,自然会将自己列为一等民族。
尤其近年与辛国起冲突较多的就是以汉人为主体的方国, 正所谓恨屋及乌,两国关系紧张时, 就算是辛国境内土生土长的汉人也会受到迁怒, 导致国内民族矛盾紧张。
女子深吸一口气, 道:“不主动南伐中原,仅巩固边境驻兵, 这是先皇在世时就定下的方针,我如今替先皇庇护少帝,不过是遵循先皇之策,恒王这也有意见吗?”
那髡发男子冷哼一声。
“以前可以不主动南伐,保持现状,是因为有齐慕先这个人替我们从中周旋,我们可以掌控方国的局势。但如今齐慕先已死,十二州那里的旧民又不服管教,早想与方国里应外合。万一方国皇帝又野心膨胀,想要夺回旧地,皇太后拿什么保证,边境还能像过去数十年那样安稳?”
女子一滞。
她道:“就算要战,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按照先前得到的密报,方国恐怕有远超五十万人规模的军队,且方国经济繁荣、粮草充裕,绝不是能够掉以轻心的对手。更何况,方国还有萧斩石……当年与萧斩石交战的情况,你难道已经忘了吗?!”
提到萧斩石,髡发男子明显僵了一瞬,可见光是这个名字,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阴影。
不过随后,他又倔强道:“有萧斩石又如何?你看方国的皇帝敢用他吗?!现在连萧家军都没有了,那个人八成也老了,不足为虑!”
言罢,男子又道:“从最近几年的小规模摩擦来看,我倒觉得方国表面繁荣,实则外强中干,一击即溃,没什么了不起的。”
他的目光如鹰一般,冷冰冰地盯着座上女子,说:“齐慕先已死,方国恐有失控风险,若不早做打算,只怕会有后患。我等一等是无妨,但若是因为皇太后优柔寡断而失了先机,那到时候可不要怪宗室追责了。”
言罢,那髡发男子便不再对女子恭敬,只敷衍地拱了下手,便自行离开了大殿。
*
髡发男子离开宫殿后,走到外头,立即就有满头辫子的属下赶来,问道:“王,皇太后没有为难你吧?”
“哼,她还不敢。”
男子牵过属下带来的马,熟练地抚了抚马鬃。
那马高大健壮,威风凛凛,一看就知不是凡物,这若是在缺少马匹的方朝,恐怕能迈出万金之价。
男子与马甚是亲热,但提及殿中的皇太后,他眼底又显出几分阴鸷之色:“只是那女人动不了我,我也动不了她。她毕竟是皇帝的生母,有大量汉臣以及以前的皇太子党支持,派头不小。”
不过,说着,男子一顿,目光看向南方。
随后,他幽幽地说:“不过以后如何,那就不知道了。”
*
“母后!”
那髡发男子走后不久,一个少年踏入殿中。
少年约莫十四五岁,同样是草原族的发式,但衣着比旁人更为尊贵,绿袍左衽,配水晶饰。
他踏进殿中,见母亲愁眉不展,问:“母后是有什么烦心事吗?”
那女子原本撑着头发呆,听到儿子的话,便回过神来。
她温和地对儿子笑笑,道:“母后没事。阿律,你的功课都写完了吗?”
“刚好做完,所以拿来给母亲看。”
那少年回答。
“母后的汉学很好吧?我今天书上有几个地方读不懂,要是今天弄不完,明天就不能去骑马了,母后能不能教教我?”
“拿来给母后看看。”
女子颦起眉头,一边分神指点儿子的学业,一边整理自己心里的思绪。
辛国国姓大贺,她正在教导的儿子,就是幼年登基的辛国皇帝,大贺律。
而女子本人,就是在辛国圣天帝死后,以太后身份临朝掌权的承天圣命皇太后,李贞儿。
辛国这些年大量吸收汉制,皇室亦人人精通汉学,对年轻的皇帝来说,汉字、汉语以及汉族文化当然都是必修课业。
由于辛国大半人口都是汉人,为了巩固统治,辛国朝廷也开放了科举,大量吸纳汉臣,以笼络汉人中比较有文化知识的一批人。
现在在辛国的朝堂,可以看到汉礼、汉服,以及比例极高的汉族重臣权臣。
李贞儿自己,就是辛国的汉族权臣家族出生。
大贺皇室为了笼络汉臣,从皇室就大量与汉族通婚。
李贞儿的娘家作为辛国的汉臣世家,就曾诞生过数任辛国皇后,而她本人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,嫁入辛国皇室,完成了一桩政治婚姻。
不过,哪怕辛国的政治结构已经看起来与汉人十分相似,但毕竟是多民族国家,其中也保留着大量具有游牧民族特征的风俗。
这种风俗比起重视三纲五常的汉人,显得更为自由、开放,但同时也更为无序、狂野。
在方国那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下,皇帝一旦选定继承人,其他人至少明面上就只能听从,即使真的有意见也只能暗地里搞小动作,就算成功,今后也要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锁。
而辛国与之不同,他们父子兄弟没有那么鲜明的界限,而是更露骨的慕强。
就算圣天帝已经将皇位传给了年幼的儿子大贺律,其他皇族宗室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皇位的野心,个个雄心勃勃。
而且,由于辛国原本是由各个松散部落组成的国家,真正完成集权帝制的时间还不长,这些宗室手上个个都握有兵权,还有足以威胁皇帝的军事力量。
李贞儿这个皇太后的处境,可谓内忧外患,四面可见敌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