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月颂 第2节(2 / 2)

花月颂 青铜穗 2325 字 2天前

过了好久,她才把视线重新投过来:“你我来历相同,按说应该惺惺相惜,只不过我的前半生经历竟然让你给看得明明白,我心里还是不舒服。”

谭小臻闻言立马凑上前:“太后!您一个人背井离乡在这儿打拼事业,为大梁立下这么多丰功伟绩,老天爷打发晚辈过来,就是让晚辈来抚慰太后的思乡之心的!

“就算我看过您的经历,那就跟看史书一样的,您都不知道您有多么强大而迷人的魅力,我正是因为对你念念不忘,才会感动了老天爷来到这里,您千万要体念老天爷一番良苦用心,三思而后行啊!

“何况,这年头哪里有什么看不得的小说情节?清水得都快能当幼儿园读物了!阅读您的生平,对我们后辈而言是一种激励!”

陆太后抚起桌上的团扇:“即便如此,你犯了我的法律,按照规矩,我也还是得法办你,不然说不过去。”

“太后!……”

这样子看来软得不行,只能来硬的了!谭小臻牙关一咬,横心道:“太后,晚辈除了不会犯上,什么都会!我会做披萨,会做火锅。川菜湘菜东北菜江浙菜,每样都会点儿!只要有材料,假以时日,奶茶鸡尾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!”

说到这里她带上哭腔:“太后娘娘,陆总!您知道我原身在赵家很不受宠,要不然也不会脑袋空空,蠢到连御赐之物也敢失手,我就算回去了,还得硬着头皮闯出条路子来,未来的人生路十分艰难。

“还请陆总慈悲为怀,施舍一条活路。日后但凡您有任何差遣,晚辈定当随叫随到,万死不辞!”

陆总听完:“你为什么这么会做这么多种菜?”

一句话问到了谭小臻心酸处:“因为我从小父母就在外地工作,我是个留守儿童,跟奶奶生活,八岁开始就上灶台。奶奶带着我很辛苦,身上还有病痛,为了让老人家吃口称心的,别人寒暑假报语数外,我寒暑假报的是烹饪班!

“前辈,只要您需要,我真的唯您马首是瞻,甘愿为您效犬马之劳!”

陆太后抚着扇子上的流苏,转了一圈又一圈,然后道:“麻辣烫会做吗?”

谭小臻愣了三秒,跳起来:“必须会!”

……

慈宁宫里就有厨房,陆太后施舍给了谭小臻半个时辰。

好在吃货的厨房里除了个别受时代限制的调料之外,食材可说是应有尽有。堪堪三刻钟,谭小臻就把一碗鲜香麻辣的麻辣烫捞进了海碗。

看着日近正午,又顺便炸了两根油条,再备了些佐食之物,然后在一众眼珠子都快惊掉了的宫人屏息瞪视中端着出了门。

回殿的途中有一小片花园,此时草木扶疏,石榴树才绽了新叶,芽尖上还悬着冰晶样的雨珠。

眼下时节估摸着不过农历二三月,浅浅凉意伴着未受现代工业污染的清新空气沁在皮肤上,二十好几岁的灵魂附着十五岁的年轻身躯,轻快而有活力……如果这碗麻辣烫能保住她这条小命的话。

食物的香气伴随着玻璃碗盖的揭开而迅速充斥了空间,陆太后坐在桌前,定睛注视着这一海碗红汤里半浮着的白菜叶,莴笋片,蘑菇,豆腐泡,海带……随着滚汤表面升腾而起的氤氲,太后殿下一双端凝冷肃了一早上的凤眼也开始波光流转。

真是可怜。

谭小臻同情地把牙箸递过去,顺便好奇道:“这又不是很难做,汤底调好烧开,把菜放进去一捞就完了,太后就没想过自己动手吗?”

陆太后以翻阅奏折的姿态,雍容地挑起一根蘑菇:“你见过哪个卖冰箱的自己会做冰箱?”

“……”

你是玛丽苏就连抬杠也抬得这么角度清奇呗!

谭小臻在她看不到的角度瞪过去一眼。完了见她咀嚼放慢,眉头轻皱,又提了提心口:“合您胃口吗?”

陆太后夹起第二筷蘑菇:“过得去。”

说句好吃是会噎着您吧?

谭小臻抿紧了嘴巴。

第4章 渣女!

说话间一碗麻辣烫已经去了一小半,陆太后左手拿起一根油条,撕下一小段埋入汤里,可能到底还是隔了三十年,动作还是落了些生疏,一点也没有麻辣烫馆子里食客该有的豪迈,但是吃货的欲望催使着这一切仍旧看起来行云流水。

吃着吃着她忽然从海碗里抬起头,左右四顾,眉目之间还凝结着一层淡淡的迷茫。

谭小臻凑上去:“您在找什么?”

陆太后凝眉沉思:“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东西。”

谭小臻略顿:“啤酒?”

“对头!”

陆太后击了下巴掌。

麻辣烫虽然好吃,但是味重,没点喝的太失色了。

谭小臻麻溜转身,从搁在一旁角柜上的托盘里端过来一大杯饮料。

“这一时半会的,啤酒实在没办法。这是冬瓜汁儿,我拿生冬瓜碾出来的,调了点蜂蜜,又加了点薄荷,味道还可以,平时我吃火锅啊,麻辣小龙虾啊,完了都顺手榨两杯解解渴。您尝尝。”

冬瓜汁盛在一只玻璃杯里,带点绿色,杯口还挂着一朵新鲜肥美的薄荷嫩芽,像春天一样可爱。

陆太后接过来闻了闻,先尝了一小口,然后就有了第二三四五口。

谭小臻瞧她心无旁骛,神情舒展,实在是不能违心地说没有被侍候好,便小心翼翼把求生的话题又捡了起来:“太后,您看我这番表现还可以吗?”

陆太后油条蘸辣汤,仿佛没听见。

谭小臻胆子稍大:“您看今儿这个事儿……你也知道,咱们穿越人人生地不熟的,谋生艰难,像我这种智商,也扑腾不出什么浪花,要不,您就放我一马?”

陆太后吃完蘸了汤的这口油条,又吃了口碟子里的鸡油笋丝。